6万余外国留学生在沪就读 沪版创业签证助其追梦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徐瑞哲 裘雯涵

日期:2019-05-31 08:08:39

字号

  

1.jpg

习木达(左二)与人工智能公司团队在比赛中。


正值毕业季,在今年八九百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者是正在增长的“少数派”。令人欣喜的是,其中留华学习并留华创业的外国留学生也不断出现。


  上海市教委最新统计显示,去年有来自185个国家和地区的60870名外国留学生,在本市招收留学生的42所高校(科研机构)就读,其中长期生增至45830名。从生源结构看,全年共接收72个“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30380名,占来沪留学生总数的50%。


  目前,被称为沪版“创业签证”的上海“私人事务类居留证件(加注创业)”正陆续发放,它开启了外籍人士来沪创业的全新里程。外国人创新创业便利不断增加,比如,一些重点高校毕业的外国留学生或国外知名高校毕业的优秀外国留学生,凭相关毕业证明就可签发两年以内的居留证件,每个区出入境管理部门都开设外国人办证窗口,可直接受理居留签证及永久居留申请,为其在沪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服务。像上海纽约大学这样的中外合办院校,在每年近300人、国际生占半的毕业生中,创业比例达2%左右,在沪创业成了他们步入社会的新选项。


  巴基斯坦小哥大学9次创业:


  屡次试错才找对创业方向 帮助客户销售额上涨20%


  5月底,上海纽约大学又有一批学生毕业。他们中,巴基斯坦小哥习木达(Muddassar Sharif)已是小有成就的创业者。


  习木达从大一进入上纽大学习,已经创业9次。在前几次创业中,虽然目标明确,但创业方向错了。当一条路走不通时,他马上换另一条路。他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先进技术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开始创业后,习木达终于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创业就像游泳,从书本里没法学会怎么游泳,但将你扔到水池里,呛了几口水后,就能很快学到游泳的动作和技巧。”习木达说,他的每次选择都是冒险,但每次尝试都让他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一开始,他打算成立一家贸易公司,但失败后才明白,创业首先要搞清楚市场需求,毕竟需求才是发明创造之母。得到这个经验后,他又在后几次的创业经历中发现,创业并不是一个人努力就够了,要找到合适的创业伙伴,和团队一起实现愿景,“这是我学到的很重要一课。”


  去年,习木达和上纽大学长安仁焕发(Raheel Ahmad)一起创建了一家名为mltrons的人工智能决策公司。巧的是,这位学长同样也是他在巴基斯坦中学的学长,如今他们的公司已走上正轨,主要业务是开发相关软件,通过分析大数据帮助企业决策。“这有点像电影《钢铁侠》里男主角的人工智能贾维斯。只需要提问,软件就会自动分析数据,告诉你该怎样决策。”除了简单计算外,这项软件还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分析力。目前他们已和多家公司合作,通过数据分析帮助其中一家客户的销售额上涨超过20%。在巴基斯坦,软件检测和开发成本相对更低,为何选择在上海创业?他坦言,中国和上海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土壤”。4年前选择来上纽大读书时,他就感受到上海“国际化”的基因。“上海很不一样,在这里可以了解到全世界。我的朋友有来自非洲、欧洲、亚洲,什么地方都有。”


  在对比美国和中国业务后,习木达和同伴发现,中国市场更有活力,机遇更多。他们公司已决定扎根上海,结合巴基斯坦和中国的优势发展业务。未来,他们还将从此起步,把业务拓展至东南亚。


2.jpg

萧韵泽(左)和王若石。 (均 资料)


  跨国室友联手开在线培训平台:


  休学一年在美国开拓市场 室友合伙人总是干劲十足


  打开Nesuku主页,在“你想学什么”的菜单里,除了普通话,还有英、法、德、意、葡、西、俄等语言,以及更小众的语种,甚至还有数学、物理、编程、健身、小提琴等“另类”课程。2016年大二时,上海交大密西根学院机械电子信息类2014级本科生王若石(LARS VAGNES)就与同级的美籍室友萧韵泽(Andy),创立了一家“综合性”在线培训公司。用他们的话讲,“Ne”就是Net(网络);“Suku”就是School,意为网络学校。


  萧韵泽的母亲是精通日语的密西根大学老师,如今她也成了创业网站线上任课师资之一,带教30多个学生。作为海外华人后代,萧韵泽说,他出生那一年,母亲正好退休;而他高中毕业后,就来沪在交大与密大合作的密西根学院求学。“其实,与众多在线培训网站不同,我们最重要的客户就像我妈妈这样的教师。”萧韵泽表示,因为密西根是大学城,教师资源丰富,却没有线上平台进行排课、开课、计算和支付课时费,网校因此应运而生。


  从自己的小学到中学老师,萧韵泽在当地发展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优质师资。为此,他做出一个决定,休学一年在美国开拓市场。就这样,Nesuku的教师、课程越发多样化。他们的创业公司也有了六七个核心成员,有了带来天使投资的合伙人,以及更多实习生。


  王若石是萧韵泽最主要的合伙人,曾在家乡挪威一家语言培训中心任教,也了解培训机构运作模式。他是密院创业中心的积极分子,辅修创业相关课程,学习中国创业政策法规。在创业中心请来的企业家经验分享中,一些基于不同国情、文化、发展进程以及价值观的创业案例让王若石兴奋不已。萧韵泽这样评价室友:认识第一天我们就很投缘,他特别能聊,还很接地气。


  王若石不仅博览群书,还爱上了中国茶、中国美食。他说:“在上海有好多机会,我喜欢这座城市的能量,创业者众多,许多人都在大胆尝试,作为创业者你真的需要那种能量,身边有一大批勇敢的人,他们为创业所付出的努力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实在是棒极了!”


3.jpg

金贞贤(右)与伙伴在一起。


  韩国姑娘在沪研发饰品品牌:


  导师鼓励下进行饰品创作 品牌从孵化基地搬入CBD


  在人民广场边上的民生银行大厦里,有一间琳琅满目的饰品工作室,这是韩国人金贞贤(KIM JUNGHYUN)开办的。这名东华大学的留学生,已不满足于校园众创空间提供的办公桌,要独立门户、开门上线。


  金贞贤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求学期间曾在一家澳大利亚在华企业实习,主要负责饰品设计,这段经历让她找到兴趣所在。之后,金贞贤来到东华大学深造,就读于服装设计专业。她很感谢导师陈彬为她指明方向,“陈老师看过我以前的设计作品后,鼓励我大胆进行饰品设计,告诉我饰品与服装是不可分的,饰品设计也要研究服装,还要研究传统文化、研究国人购物习惯,这样才能设计出好作品。”


  她特别喜欢东华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为留学生开出的“中国概况”和“上海文化”课程,这让她对中国文化和海派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她课上的所有论文都是有关文化对消费习惯影响的研究。前年,第十五届“挑战杯”来华留学生科技创新嘉年华上,金贞贤带着自主设计研发的珠宝饰品代表东华留学生参展。


  设计师需要品牌。金贞贤决定开发自己的首饰品牌A.M.C,意思是my Anger and my Mood Charm you,也就是她寄予设计的希望:所有佩戴A.M.C的人,内心真正的愉悦。第一次参加“卖家秀”活动,金贞贤很紧张,生怕作品没人喜欢,她还安慰自己:“只要每天能卖一件就可以啦!”但事实上,她的作品很快就卖完了。对于品牌的创立,金贞贤做了市场调研,具有设计感又注重性价比,“只要设计自己喜欢的,这样用心的作品也会是大家所喜欢的。”


  最初,金贞贤创立的“A.M.C”注册在“尚创汇”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随着渠道铺开,她的作品进入尚嘉中心、高岛屋、芮欧以及各类设计师品牌集成店售卖,办公场地也迁入中央商务区(CBD)。金贞贤透露,现已开始创出一个副品牌,风格相比主品牌更为正式一点。她也直言,“天下没有什么生意是好做的,在中国在上海创业,同样不容易。”


  下一步,她筹划开拓线上业务,推出官网,将品牌饰品销往更多国家和地区。


4.jpg

安德里亚(右二)与同学们毕业留影。


  丹麦“中国通”在阿里培训电商:


  中文口语流利得出人意料 让海外中小企业了解电商


  4年前,刚刚步入上海纽约大学校园的丹麦小哥安德里亚(Andreas Strandgaard),在明信片上写下对大学生活的期许:希望这四年里,我能加入一个组织,来帮助全世界有需要的人。


  4年后,即将毕业的安德里亚将担任“阿里巴巴全球电商英才计划(GET)”的培训协调员,开展面向各国大学生的创业、数字经济和电商教育项目,让更多创业者走上成功的道路。


  安德里亚中文口语流利得有些出人意料。这可能和他在上纽大交了个中国女朋友有关。


  其实,安德里亚从小就对中国有着强烈兴趣。20年前,他的外婆曾到北京旅游,并带回不少故事和纪念品,在安德里亚心中埋下了好奇的种子。后来,每当看到杂志上有关中国的故事,他总是兴致勃勃翻了又翻。小学毕业后,他选择去中国台湾做一年交换生;高中时,他选修了中文课,并先后两次来沪参与学术项目。


  高中毕业后,原本安德里亚在家乡哥本哈根商学院就读国际商务专业,但他觉得,“周围的同学只关心金融和未来的就业问题,这对我来说太狭隘了。”在得知上纽大的存在后,他当机立断来到上海,开始对社会科学和国际关系研究。


  去年,从学校了解到阿里巴巴全球电商英才计划,安德里亚发现电子商务是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绝佳切入点。在他看来,这既能了解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也能通过对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培训,了解各国对不同事物的理解方式有何差异。


  目前,这一电商培训计划聚集了来自泰国、马来西亚、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知名大学和培训机构。安德里亚发现不少海外中小企业对于电商并不了解,很多人甚至认为这就是个电子版的黄页。一些有志于此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具体操作方面也遇到不少问题。安德里亚通过教育和培训,让参与项目的年轻人和中小企业家学到最新的电商理念和实操技能。


  “我对非洲和中东非常有兴趣。”说起未来计划,安德里亚打算通过阿里这个平台,跨越国家和地区的边界,立足上海,探索全球。在5月底的毕业典礼上,他将邀请父母和兄弟姐妹来上海,看看这座开启他事业的城市。


责任编辑:翟浩
服务热线:+86-29-87426369   海联在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0
关键词 >> 创业签证

相关推荐

24小時热点排行

关于我们

© 2024 海联在线

陕ICP备19006396号-1

陕公网安备6101030200047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12377

关注我们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新浪微博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抖音短视频

扫描二维码
关注海联在线微信视频号

网站简介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